咪鲜胺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草皮及观赏植物上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本文为大家介绍咪鲜胺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咪鲜胺使用注意事项。
咪鲜胺的作用咪鲜胺可用于内吸性杀菌。可抑制甾醇脱甲基化。主要可用于防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真菌有效,如苹果黑星菌、白粉病菌,禾谷类的麦类核腔菌、壳针孢属菌、钩丝壳菌等,球座菌及甜莱上的各种病原菌,花生叶斑病,对油菜菌核病高效。三唑类杀菌剂,破坏和阻止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有效,对卵菌无效,对梨黑星病有特效。
咪鲜胺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草皮及观赏植物上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这个杀菌剂对于高温多雨时期常见的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高温多雨季节是柑橘炭疽病的高发期,炭疽病遍布柑橘产区,在高温多雨季节和管理粗放的果园易爆发,严重的导致叶片、枝条干枯,和落叶、落果,严重影响作物生长与生产。
咪鲜胺的使用方法1、稀释倍叶面喷雾,使植物充分着药又不滴液为宜,间隔10-15天,连喷三次可获最佳防效。
2、对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草皮及观赏植物上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
3、用于谷类作物(乳油,~g(a.i.)/ha)可防治假尾孢属、核腔菌属、喙孢属及壳针孢属真菌,对早期的眼点病、叶斑病和白粉病有效;用于有籽葡萄(g/ha)可防治链格孢属、葡萄孢属、假尾孢属、埋核盘菌属、核盘菌属真菌;防治豆科植物上的壳二孢属、葡萄孢属,甜菜上的生尾孢属和白粉菌属;种子处理(0.2~0.5g/kg)对于禾谷类作物上旋孢腔菌属、镰孢属、核腔菌属、壳针孢属引起的病有防治作用;对于水果、蔬菜在收获前喷施的一般剂量为20~50g/L,收获后用~0mg/L的药液喷洒于稻株可有效地防治严重感染的水稻稻瘟病。
4、如果咪鲜胺与二价锰形成络合物时,既能保持药剂的原有活性,又能增加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
5、咪鲜胺与氟硅唑按照一定科学比例混用如20%的硅唑·咪鲜胺用于防治多种果树、蔬菜等作物的黑星病、白粉病、叶斑病、锈病、炭疽病、黑斑病、黑痘病、蔓枯病、斑枯病、赤星病等多种病害。
6、咪鲜胺与多菌灵混用(10十2.66mg/L)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可免除人工接种的小麦颖斑枯病的发生,而这两种药剂单施则无效。
咪鲜胺是防治炭疽病非常有效的一种药剂,是拜耳公司于年开发的咪唑类高效、低*、广谱性杀菌剂。
通过抑制甾醇干扰病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起到杀灭病菌的作用。尽管其不具有内吸作用,但具有一定的传导性能,对多种作物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效。
1炭疽克星,美容大师
经过使用发现,在果树上使用,咪鲜胺在强效杀菌的同时具有提高果实品质和美化果面提高商品率的显著效果。
因此也被用做种子和果实的采后处理。对柑橘炭疽病和蒂腐病、青霉病以及芒果、火龙果、香蕉炭疽病及冠腐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
混用种类多,增效性强
咪鲜胺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效,尤其对炭疽病特效,也可以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混用,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与萎莠灵或多菌灵混用,对腥黑穗病和黑粉病有极佳防治效果。
3
持效期长,杀菌效果出色
咪鲜胺杀菌效果出色,通过实验对照可以看出,使用了咪鲜胺的培养基,病菌被迅速高效地控制住。
好的咪鲜胺持效期长,用药后能在作物表明形成一层耐雨水,保湿的油亮薄膜,持续产生效果,好的产品持效期有20天左右。
4
咪鲜胺防治炭疽的4种妙用
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枝稍和果实,具有潜伏侵染和弱寄生特性。
1、防治炭疽病最常用的方案:苯醚甲环唑倍/吡唑醚菌酯倍+咪鲜胺0倍,或者苯甲·咪鲜胺60-80ml/亩。
咪鲜胺防治炭疽病效果非常好,就是持效期略有遗憾,但是混配吡唑醚菌酯或苯醚甲环唑,持效期大大延长,弥补了咪鲜胺的不足。
:本文部分或全部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