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坪镇马草村生态移民火龙果示范基地。杨昌林摄
近年来,罗甸通过品种改良、绿肥种植等举措助推火龙果提质增效,运用大数据赋能产业发展,实现火龙果产业不断迭代升级,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时下正值罗甸火龙果批量上市的季节。在龙坪镇马草村生态移民火龙果示范基地里,一个个火龙果垂挂在枝头,硕大的果实在绿色枝条的掩映下显得格外耀眼。种植户谢永亮正在自家基地里忙着采摘,准备通过电商平台发往省内外。
罗甸县龙坪镇马草村火龙果种植户谢永亮说:“今年的果子个头大,品相也比往年好,一个果子要比往年重1至2两,今年的亩产量比往年要高出几百斤,往年在一亩斤左右,今年在斤以上。”
龙坪镇马草村生态移民火龙果示范基地是罗甸最早种植火龙果的基地之一,随着种植火龙果年限延长、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部分火龙果苗存在老化、产量低等问题。
为提升火龙果产量和品质,罗甸县采取品种改良、绿肥种植等举措,让曾在脱贫攻坚中大放异彩的火龙果继续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释放新的动能和致富潜力。
“给我们绿肥种植,改良品种,让我们增加产量,今年我又租了30多亩,预计产量达到12万斤左右,产值到60万左右。”罗甸县龙坪镇马草村火龙果种植户谢永亮说。
火红的外形,独特的口感加之火龙果丰富的营养,使得罗甸的火龙果一上市就备受消费者青睐。
罗甸县龙坪镇马草村火龙果种植户谢永亮介绍:“今年的价格还可以,它的零售价达到6元左右,我们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