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传统课堂的视和听,并不适合所有孩子,多感
TUhjnbcbe - 2023/11/8 18:40:00

奶宝育儿堂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情形,上课听着听着就走神了,或者听完老师讲的知识过一会就忘了。

那种学习起来一点不费力气的孩子,总是大家羡慕的对象,排除有些孩子在学校漫不经心、回到家左补右补的情况,要么就是智商高,要么就是有很高效的学习方法。

孩子的智商水平都差不多,真正的差距在于第二点。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学习优势

事实上,每个智商正常的孩子学习天赋都很高,只是擅长的感观不一样。

传统的课堂模式注重视和听,并不适合所有孩子,视觉和听觉学习者自然学习效率高,其余类型孩子的效率就没办法保证了。

孩子的学习方式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做过研究,发现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听课后孩子知识的留存率也不一样,观察时间为两周。

教授给别人学习的内容平均留存率在90%,付诸实践留存率在75%。可见,将知识输出和自己实践的效率更高,更适合所有孩子,而单纯听讲没有输出时间,学习留存率仅为5%。

因此,我们说真正的学习是打开感官体验,早教启蒙多是这种方式。

老师如果能按照孩子的喜好进行教学,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就会大大提升,但这是个艰巨的任务,对学龄孩子难以实现。

但家长可以在学龄前或基础知识时,试着对孩子进行效率更高的多感官学习法,这样有助于打开孩子的学习通路。

多感官学习法

感官包括视听嗅味触,各种感官都要利用上。

有的孩子喜欢听老师讲,只要老师在讲台上神采奕奕地讲,他就能抓住重点,吸收很多新知识,但如果让他看密密麻麻的字阅读理解,就不一定能静下心来了,这类孩子就是听觉学习者。

还有些孩子喜欢看,老师讲的话却听不进去,只要画出书中重点,就能自己学进去,就属于视觉学习者。他们的眼睛很敏锐,愿意阅读,能更好地处理文字,理解背后的意思。

还有一类孩子是体觉学习者,学习知识时必须要手把手教,看准示范,记下重点,反复听好几次。这种体觉型的孩子看似笨拙,其实好动且聪明,但是并不专注。一旦学进去了,懂得思维联想,就能深入了解每个词的概念。

为什么感观教育更有效率?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获得心理学界最高荣誉“爱德华·李·桑代克”奖,他提出:

幼儿两岁之前属于“感觉动作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认识周围的世界,通常也喜欢抓取,吸吮,这时的感觉和动作发展是智慧发展的根源。

亚里斯多德也曾说过,人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就是依照感官的基础。

比如,孩子学习“*瓜”这一个词,家长可能只会告诉他“这是*瓜”,孩子暂时记住了*瓜的名字但不理解这到底是什么。

如果想让孩子知道*瓜是什么,就要从各个感官学习。

*瓜看起来是什么颜色的?这是视觉;*瓜用刀切开的时候,有没有声音?吃在嘴巴里有没有声音,是脆的还是软的?这是听觉;切开后的*瓜能不能闻到味道?这是嗅觉;用手摸一摸*瓜的横切面,这是触觉。

你看,一根*瓜要全面的认知,利用感官打开孩子的体验,才能真正理解。

随着幼儿逐渐长大,知识会从形象变成抽象,丰富认知,理解定义、学会分类、了解特征,学习的渠道也逐步落在了书本上,通过文字和老师的语言传导。

如果不打好基础,慢慢的,大部分孩子就会失去对事物最本真的感受。

《爱弥儿》的作者卢梭说道:“脚踏实地,透过自己的感觉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从他人那里得来的知识,终究不牢固。”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刚考试完,就把知识点忘了的缘故。

如何对孩子进行多感官教育?

1、用形象结合抽象的方式丰富视觉

名词对孩子来说是很抽象的,这时结合图片或实物,让孩子在视觉上产生刺激,效果会更好。

通常孩子1岁半可学习实物与实物配对,父母可以各取两份苹果、香蕉、梨等水果,等孩子配对成功后,开始练习实物与图片配对,再后来是文字与图片配对,去掉实物。

孩子会联想实物和图片的关系,再思考图片和文字的关系,通过真实丰富的视觉刺激,让孩子从形象到抽象、从生动到具体进行学习记忆。

学习英语也是一样,单词可以和图片实物结合变成思维导图。学习羊,可以通过羊的身体组成部分,爱吃什么,生活在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保证多样化的听觉输入,准确且集中

听觉不单单是知识的语音输入,还有自然界的声音。

在蒙台梭利教室里,孩子们会围成一圈,轻闭双眼,手放于膝盖,过大概2分钟,观察者(老师)询问:刚刚你们听见了什么?

有的孩子说车声,有的孩子说脚步声,有的孩子说风声,有的孩子说呼吸声,更有孩子说听见了远处车按喇叭的声音。

每个人听到、感受到的不同,这就是听力训练,也叫“静肃游戏”。

这样做就是调动听觉,让孩子专注地听,集中精力感觉。养成习惯后,学习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集中注意力,课堂上也能坐得住。

3、开启身体感知,激发学习主动性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实际上就是研究得不够。

国外有个教育内容,教师要求孩子回家后拆卸一个废旧的小型电器,并利用一个假期的时间,把每个零件的基本用法和形状画出来,贴在一张大白纸上,拆解得越细越好。

假期后学生们展示了五花八门的图纸,老师再一次问用途时,每个孩子好像都打开了话匣子,说得准确又有趣。

孩子打开了身体感知,每一次拆开的声音,每个零件的触感、味道,孩子都会研究,试图写得更详尽,同时也滋生了科学兴趣。

认识一位美术老师,为了让孩子画得更有个性,课堂上直接把火龙果切开,让孩子从各个角度观察,画出横切面、三视图。

孩子感受后画出来的平面图案,明显要生动好看多了。

多感官学习法大规模应用是有难度的,但在家父母可以带孩子一起学,真正记住的知识,一辈子都不会忘。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统课堂的视和听,并不适合所有孩子,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