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广西隆安县以火龙果产业作为扶贫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扶持引导龙头企业联盟闯市场,隆安“那之乡”火龙果品牌因此日益红火。小小火龙果,成为隆安的扶贫优势产业,“造血”效果明显,有力推进脱贫攻坚。
当前正是火龙果成熟采摘的季节。在隆安县,成片的火龙果一望无际,种植地内一个个火龙果身穿红袍,正待采收。
隆安火龙果70%销往北上广等大城市,也有不少销往港澳等地。目前,当地火龙果种植遍布所有乡镇,其中那桐、丁当等乡镇种植规模较大。全县种植总面积约6万亩,年产值5亿元以上,许多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以及务工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生活越来越红火。
火龙果基地内还给贫困户设立了精准帮扶联系卡。隆安大型火龙果种植基地均建立扶贫带富机制,优先聘请贫困户务工,给他们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
隆安县快速发展的火龙果种植产业,也吸纳了不少当地群众参与进来,扶贫效果显著。目前隆安全县的火龙果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产量突破10万吨。
正在火龙果基地务工的卢春弟年幼时因小儿麻痹落下残疾,来到火龙果基地务工之前,只能外出打零工。自从年来到火龙果基地务工后,接受培训学到火龙果种植技术,卢春弟的工作也稳定了。他说,以后攒到本钱了也要自己种。
卢春弟通过在火龙果基地务工获得稳定的收入,如今依靠相关政策,已经在县里的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购得一套安置房,目前已经装修好入住了。
刘德明讲述自己通过务工脱贫的故事
采摘下来的火龙果还要进入包装车间进行分拣。这是个技术活,工人在这个车间实行多劳多得,平均月收入四五千元。火龙果成为贫困户脱贫的有力支撑。包装车间工人按照火龙果的品质等级,将火龙果分类摆放整齐,然后在车间内经过清洗区洗净,摆放整齐的火龙果就可以发往全国各地了。
火龙果在车间内的分拣过程
这是广西隆安县一个安装有灯光补给系统的火龙果基地。这种灯光补给系统通过模拟不同时段的太阳光,以此增加火龙果的光合作用,进而提高产量和品质,而且安装有灯光补给系统的火龙果基地看起来更加美轮美奂,给人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记者从火龙果种植基地务工收入汇总表上看到,村民每个月都有几千元的稳定收入。
编辑:莫翠菁
来源:新华社
部分图片选自网络,版权归创作人所有,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大家也想看
1、就在南宁!藏在《我和我的祖国》里的这个彩蛋,你发现了吗?
2、唱歌、爬山、吃豆花,书记“不务正业”却带大家走出新天地!
3、广西这5个车站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