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前言:
作为一名对植物进化方向仅略知皮毛的初学者,我自知难以达到科普的标准,因此更愿意以分享的方式与大家共同探讨。若您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任何不妥或疏漏,敬请不吝指正。
NO.2斯里兰卡天料木(图-3)
我原先一直以为它的学名是“红花天料木”,但“母生”这个名称似乎更能描绘其生长特性。据老师介绍,这种植物在热带雨林中的激烈竞争中,演化出了极强的萌蘖能力,因此被称为“母生”。然而,当我仔细观察它的花序时,我意识到,除了萌蘖能力外,其繁殖能力同样令人瞩目。尽管我未曾仔细留意过母生的花期,但每当它盛开时,那股强烈的臭味总会提醒我。不得不提的是,这种气味真的很难形容,甚至在我写下这几句话的短暂时间里,它已经在我的书桌上留下了难以消散的痕迹。在HNU生活区的主干道上,母生作为行道树,其花香(或说是臭味)甚至影响了附近寝室的居住环境。斯里兰卡天料木“臭味”探秘当我们谈及斯里兰卡天料木时,除了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和繁殖能力外,还有一种难以忽视的现象:那便是其盛开时散发出的强烈气味。这种气味,有人形容为“臭味”,虽颇具争议,却成为了这种植物的一个独特标签。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特地捕捉了斯里兰卡天料木花朵的特写镜头,探寻其“臭味”背后的秘密。斯里兰卡天料木“臭味”来源揭秘在探寻斯里兰卡天料木“臭味”的旅程中,我们发现了罪魁祸首的背面照。这张特写镜头下的照片,揭示了这种独特气味背后的奥秘所在。图3密恐之花的柱头挺拔而出在深入探索斯里兰卡天料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细节:其花朵的柱头竟然如此挺拔,仿佛在诉说着某种秘密。这一发现,让我们更加好奇这种独特气味究竟与花朵的哪个部分有关。图4-6夜间绽放的使君子这种名为使君子的花朵,在夜间悄然绽放,其洁白的花瓣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吸引着夜行昆虫前来传粉。然而,到了白天,花瓣会逐渐变为红色,香气也随之消散。我们曾仔细嗅过这种花的香气,初闻之下,仿佛有一股甜美的水蜜桃香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香味逐渐发酵,后调中夹杂着一丝发霉的气息,长时间闻嗅甚至会感到些许晕眩。或许是因为花朵的密度过高,倘若为这种藤本植物提供一个适宜的架子,其开花的景象必定会惊艳四座。图4使君子(白色待开,红色已开)在夜间绽放的使君子,其花瓣由洁白逐渐变为红色,这一过程仿佛是花朵生命中的一场盛宴。当花朵初绽时,其洁白如雪的花瓣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吸引着夜行昆虫前来传粉。而随着日光的升起,花瓣逐渐染上红色,香气也随之消散。这种变化,既神秘又美丽,令人不禁为这种花的生命力与自然之美所折服。图5使君子(与图4非同日拍摄)这张图片展示的是另一朵绽放的使君子,其花瓣同样经历了由洁白到深红的变化。与前一张图片不同的是,这朵花的绽放过程并非在夜间进行,而是在清晨的阳光下。随着阳光的照耀,花瓣迅速染上深红,仿佛是花朵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这种变化不仅展示了使君子对环境的敏感反应,更体现了自然之美的多样性与生命力。图6使君子花墙,蔚为壮观这张图片展现了一面由使君子花构成的花墙,其景象令人叹为观止。无数的花朵竞相绽放,将整个花墙装点得如诗如画。这面花墙不仅展示了使君子花的繁茂与生命力,更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NO.3大叶榄仁(图7-9)
大叶榄仁,这一热带地区的典型亚热带区系植物,以其独特的落叶习性著称。尽管我未能详尽记录其所有霸道的特征,如膝状大板根,这种板根既助力植物深入扎根,又排挤了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此外,其巨大的冠幅下,几乎难见其他植物生长,甚至连草本植物都寥寥无几。记得当时拍摄这张照片时,我曾困惑于叶片是新是旧,直至雨后绿叶显现,才恍然大悟。在路灯映照下,大叶榄仁的叶片更显得分外美丽。值得一提的是,它与上文提到的使君子科植物有着深厚的亲缘关系,尽管具体亲缘细节尚不得而知,但这种莫名的亲近感,恰如同姓者常说的“年前是一家”的情怀。图7光下的大叶榄仁这张照片拍摄于年5月,展示了大叶榄仁在自然光下的状态。光影交映,使得大叶榄仁的叶片更显得生机勃勃,宛如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图8大叶榄仁,一叶知秋的深邃韵味这张照片捕捉了大叶榄仁的独特气质,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叶知秋的深邃意境之中。叶片的质感与光影的交融,共同营造出一种既厚重又细腻的美感,令人陶醉。图9大叶榄仁,别样的秋日风情这张照片展示了大叶榄仁在另一时段的景象,虽与前一张照片并非同日所摄,却同样传递出秋日的独特韵味。叶片的色彩与光影的变换,为人们展现了大叶榄仁别样的秋日风情,令人不禁期待那“一叶知秋”的深邃韵味。NO.4斜叶榕与某种豆科植物(疑似黄檀,图0)那天偶然路过,发现一棵榕树的主干已被某种力量逐渐绞杀。这种绞杀现象,在热带雨林中并不罕见,通常是藤本植物对木本植物的攻击,体现了高强度竞争环境下的生存策略。随着榕树被不断缠绕,其养分和水分逐渐被吸收,最终只剩下一个空壳,标志着绞杀的彻底成功。每次目睹这样的场景,我总会思考是否应该进行人为干预,但转念一想,植物并无道德观念,我们无法劝阻其“内卷”行为。图0绞杀现象详解在这张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斜叶榕与疑似黄檀的豆科植物之间的绞杀现象。随着黄檀的不断缠绕和吸收,斜叶榕的养分和水分逐渐枯竭,最终只剩下空空如也的主干,这是自然界的残酷一面,也是生存竞争的生动写照。
NO.4波罗蜜(图-2)
起初,我误以为菠萝蜜的学名就是其日常称呼,但后来我了解到,其植物学名另有其名。许多海南的朋友告诉我,波罗蜜的种子经过煮制后,口感类似板栗,别有一番风味,令人垂涎。我将两颗发芽的种子浸泡在水中约5天,它们依靠种子内的养分成功发芽。如今,这两颗种子已被我种在基地的盆栽里,期待它们未来能结出硕果。值得一提的是,波罗蜜的开花结果现象在热带雨林被视为一种奇观,被称为“老茎生花”。这一特征是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逐渐演化的结果,有效避免了冠层生态位的激烈竞争。在儋州校区的热带雨林中,我亲眼目睹了波罗蜜的神奇生长现象。其老茎上绽放的花朵与结出的果实相映成趣,这一幕被当地人称为“老茎生花”,是热带雨林中的一大奇观。这一特征的形成,是波罗蜜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逐渐演化的结果,它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策略,成功避免了冠层生态位的激烈竞争。如今,这两颗种子在我基地的盆栽中茁壮成长,期待着未来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图2波罗蜜种子泡水发芽在适宜的环境下,波罗蜜的种子经过泡水处理后开始发芽,这一过程见证了生命的奇迹。从种子到发芽,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希望与期待,预示着未来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NO.5图3某种红树植物的花与种子
在东坡湖畔,曾有一株红树屹立,其名已忘。虽被砍伐,却令人惋惜。在研究红树林的过程中,我曾目睹过许多奇妙的景象。诸如植物胎生之奥秘,呼吸根之神奇,皆在这片咸水泥沼中得以展现。如此多样的生态特征,实属罕见。图3某红树植物繁育后代的奇妙景象在研究红树林的过程中,我不仅目睹了红树植物的奇特生态特征,还捕捉到了它们繁育后代的精彩瞬间。其中,某红树植物的开花结果过程,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同时,我也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其他有趣且奇妙的植物景象。例如,火龙果的花朵形态别致,宛如一只小坛子,它与仙人掌有着近亲关系(图4);还有各种带有翅膀的种子,以及印度紫檀的独特周位翅果(图5)。此外,还有许多待我们去发现的路边小野草,它们中的典型豆科植物结出的豆荚,更是大自然的神奇杰作。图4火龙果的花朵形态火龙果的花朵别具一格,宛如一只精致的小坛子,其形态与仙人掌颇为相似,这也就不难理解火龙果内部为何会有如此众多的种子。图5周位翅果(圆翅果)生活不仅值得我们去记录,更值得我们去细心发现。就像这周位翅果,虽不起眼,却也别有一番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