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文/图/视频/李洋姜开林茶市镇位于衡南县东南部,古称茶溪,旧有一古溪穿街而过,出龙虎二山入耒水,因溪两旁盛产油茶而得名。这里春天油菜花满目金黄美如油画,夏日荷香处处沁人心脾,秋季稻谷满仓瓜果飘香,冬令大白菜萝卜点翠田野。这里交通便利,产业兴旺,横安公路贯穿西东,泉茶公路纵横南北,处处彰显着乡村振兴带来的喜人变化。茶市集镇。作为传统农业小镇,茶市镇把握农业基础地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茶市镇是衡南县养殖业重点生产基地,在巩固优质双季稻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目前已完成多亩油茶种植,油茶产业初具规模。此外,柑桔、西瓜、油菜、香瓜、红薯、花生等农作物普遍种植,禽畜养殖规模亦名列全县前列。怡海村农耕记忆陈列馆。位于茶市镇西北部的怡海村,是茶市镇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先后荣获了“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湖南省法制建设示范村”“湖南省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怡海村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引进“公司+基地+农户”的水稻、油菜种植和水产养殖发展模式,闯出了一条增加农民收入的致富之路。怡海村民居。怡海村一景。怡海村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将荒废多年的水毁田改造成龙虾、鳜鱼养殖基地,发展鳜鱼养殖余亩、龙虾养殖余亩,并配套探索种植“太空一号”湘莲余亩,香芋种植基地余亩,脆蜜桃种植基地余亩。怡海村桂鱼养殖基地。年,投资万元在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建成水果种植基地,搭建水果大棚48亩,用来种植火龙果、阳光玫瑰葡萄等水果。积极引进培育衡南县金衡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以陈太清、胡能锦等为代表的农业种养专业大户10个。怡海村葡萄种植基地。怡海村火龙果种植基地。为了打开农场品的销路,怡海村通过“电商+合作社”的模式建立稳定的直销渠道和直供关系,推动“互联网+智慧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淘宝村、村级电商服务站,加大农产品网上销售力度,建设一条集品种、技术、加工、存储、物流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乡间休闲小道。产业强则经济强。为壮大产业发展,茶市镇引进光伏发电产业,建设衡南县黄吉50MW林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亩,安装光伏组件12万余块。光伏发电站每年80%用于公益性岗位工资发放、帮助困难群众和村集体建设,20%则投入到下阶段的管理和维护,由此形成产业促经济,经济带发展的良性循环链条,10年后每户每年光伏发电收益可达元以上。光伏产业。茶市镇乡风文明,邻里间平安和谐,这离不开屋场恳谈会制度。屋场恳谈会上,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看文艺表演、听党史宣讲、讲村容变化、释心中疑惑。茶市镇把党小组建在屋场这个阵地上,把屋场恳谈会开到每一个村组,促进党员精准联系服务群众,推动民意在群众家门口听取,矛盾在家门口化解,难题在家门口解决。屋场恳谈会,谈出了凝聚之力、团结之光、和谐之美。农家书屋。为了把乡镇建设成值得向往的美好之地,茶市镇投入0多万元用于修建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铺设以及主街道的提质改造。并扎实开展“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推行“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的垃圾集中处理模式。如今,每个自然村都新建垃圾处理池,环卫站实行全天候保洁,洒水车定期进行道路清洗和路旁绿植的浇灌。改厕工作稳步推进,卫生厕所普及率达%。怡海村风景。怡海村标准化菜园。茶市镇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悄然蜕变。如今,走进茶市镇,美丽宽敞的道路让人眼前一亮,道路两侧的绿植让人赏心悦目,随处可见的文化墙彰显文明乡风。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正是新时代最美乡村的图景。[责编:马俊达][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