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彭典)产业兴则贵州兴。近年来,贵州省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生态果业蓬勃发展。
火龙果作为贵州省重点发展的果品之一,在前期推广种植过程中遭遇单产不高,品质不稳,优良率低的瓶颈。
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副院长、贵州大学植物保护学科博士后隋常玲先后多次深入贵州省黔南州、黔西南州火龙果种植区开展调研,经过无数次采样分析,找到当地土质不适宜火龙果种植的症结后,先后研制火龙果阶段专用肥配方2个,获授权专利2项,主持省农业攻关项目1项、省农委测土配方施肥专项2项,研究成果在黔南州、黔西南州火龙果种植区集中的贞丰、关岭、望谟、罗甸等国家级贫困县示范推广余亩,为贵州省火龙果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年,贵州大学与贵州贵茶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隋常玲被安排负责茶叶专用肥研发。
经过无数次采样、试验,她带领团队研制出“出口茶专用生物有机肥”“无公害茶叶专用复混肥”等4个茶叶肥料配方,并制定配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茶叶专用肥在贵茶联盟50家企业中全面铺开应用,每年使用有机肥达-0吨,茶叶产量增长50%,优等率提高到90%以上,累计推广面积达10万亩以上,推动贵州茶提标升级。
除火龙果、茶叶外,她带领团队还研制出太子参、蔬菜、水稻、何首乌等多款作物适用专用有机肥,她本人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肥料专家”“植物营养师”。
“一项科学技术,把它研究出来只是完成了这项技术的一小部分,怎么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如何让老百姓接纳、用好,从而提升产量质量,促进农业收益,增加农民收入,这才是最重要的。”隋常玲说。
为使研制的有机肥能够惠及广大农民,她作为项目负责人帮助石阡县争取到国家农业部“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创建项目”专项,获得项目经费万元,推动石阡县茶产业迈上新台阶。
隋常玲还研发推广有机肥生产施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帮助石阡县石固乡建成年产5万吨有机肥厂,服务贵州省内相关企业80余家,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余万元,相关成果在贵州省40余个贫困县进行示范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及生态效益。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
三审:彭奇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