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期间的火龙果,很容易患茎斑病,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威胁火龙果的产量和种植效益,是果农重点关心的病患之一。
火龙果茎斑病发生原因是被黏隔孢属真菌引起的,被感染后的火龙果,茎部会干枯缺水,早期在发病处呈灰白色,边缘是淡*色,后期会形成很多小黑点,先在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严重后病斑连成一片,成不规则形状,而且会凹陷和变成孔洞,多发生于中下部茎节。。
每到高温多雨的季节,就是火龙果茎斑病发病的高峰期,因为病原菌会借风雨或昆虫传播,在适温为20°-30°时给病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就开始发病。
对于火龙果茎斑病,在没有患病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
1、在平时要保持果园干净卫生,在还没患病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农药,以免导致火龙果产生抗药性,保持一个月喷洒一次农药进行防止病害。
2、火龙果不能长时间喷灌和漫灌,因为积水过多容易滋生细菌,最好选用滴灌技术,不会积水,还能保持水分平衡。
3、可施用充沛腐熟的农家肥,增施钾、钙肥可提高火龙果的抗病性,不能过多使用偏施氮肥会使发病严重。
4、在种植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地势较高的沙质壤土区域,尽量避免地形低洼、土质粘重的区域。
如果火龙果已发生病害,果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1、已经患病的植株,要及时修剪干净或用锋利的道具将病斑挖除,另外弱枝和残枝也一起修剪了,然后及时及时喷施一次杀菌剂保护伤口防止感染。修剪出来的残枝病枝,要带出果园集中处理掉,不能留在果园里。
2、对于没有发病的地方,要严格控制无病区和患病区调种、引种,选育无病种苗,而且不同品系的火龙果感病情况也不同,红肉品系易感病,而白肉品系和粉红色果肉品系不易感病。
3、由于茎斑病经常和其他病混合侵染危害,所以要使用化学防治,可用市面上的杀菌剂喷施,之后一般每隔7-10天喷一次,共2-3次。
4、尝试寻找田间病源,假如找不到就做好整个果园的清洁
果农在种植过程中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火龙果茎斑病,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